公安司法行業
發布時間:2022-03-25
監獄作為關押管理犯罪人員的場所,是實現社會治理的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由于監獄是強制管理各類違法犯罪人員的場所,關押與管理難度較大,因此安全措施是監獄管理的首要保障。安全保障既要保障安全,也要保障獄警人員的安全,以及犯罪分子的合法人身安全,近年來犯罪人員的素質和技術水平越來越高,傳統的報警已經不能滿足監獄、看守所對安全防范的要求。在新的形勢下,需快速建立起一套既可獨立運行,又可與主管部門聯網的功能齊全的監獄聯網報警系統。
選用微波雷達振動防入侵探測方式,圍界入侵報警采用前端智能探測與視頻分析多重復合式偵測技術,結合現場告警系統、輔助照明系統組成多角度,全方位,智能化的圍界安防系統,為監獄運營及管理部門提供更為高效、可靠的圍界防范手段。
l GB50343-2004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l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l GB50394-2007 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l GB10408.1 入侵探測器通用技術條件
l GB12663-2001 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l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
l GA/T368-2001 入侵報警系統技術要求
l IEC1000-95 電磁兼容性·EMC
l 《全國監獄信息化建規劃》
l 《國家發改委關于全國監獄信息化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
l 《全國監獄信息化軟件開發應用實施意見》
l 《國家應急指揮中心平體系總體方案設計》
l 本工程設計圖紙及相關文件要求
1.先進性
2.標準化
3.系統可用性
4.穩定可靠性
5.靈活性
6.可擴展性
7.安全性
8.可維護性
智能圍界防入侵系統主要應用于圍界入侵行為的檢測,圍界采用微波雷達預警振動入侵探測技術,在一個探測器硬件設備內融合了微波和MEMS振動兩種入侵探測技術,主動探測與被動探測相互結合,實現從預警到告警的分級融合處理,大幅消除漏報、降低誤報,同時聯動視頻監控及智能分析、廣播對講、輔助照明等系統來實現可視化、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防衛。
圍界系統包括前端探測和后臺服務器兩部分,前端探測即在圍界上部署具備微波雷達預警和MEMS振動探測功能的節點設備,探測圍欄外側的移動目標、移動速度和移動方向,以及圍欄或磚墻上的振動信號;后臺服務器上運行數據融合處理及報警管理軟件。
微波雷達預警振動入侵探測器通過RS485總線連接到微波雷達預警振動探測主機,探測主機位于防區中間部位,并通過協議轉換器連接到以太網絡及后臺報警服務器。后臺報警服務器接收前端微波雷達預警信號及圍欄或磚墻的振動信號,依據移動目標在微波雷達預警區域的滯留時間、移動頻次、移動方向及速度等信息,與MEMS振動信號進行融合處理及分析,結合業務規則判斷是否發生入侵報警,并保存報警記錄,同時將報警處理結果和設備狀態變化信息實時推送到安防監控平臺。
智能圍界防入侵系統的前端由分布式智能微波雷達振動探測器節點組成,輔助以視頻監控手段實現融合感知、協同探測,克服傳統探測手段單一、誤報率高、安全性差的缺點,同時可聯動視頻、聲光及廣播等設備。系統對圍界進行全天時動態智能感知,具備很強的環境適應性和智能性,提高全天候、全天時的檢測性能,降低虛警、誤警率。
系統由五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前端探測子系統、視頻監控子系統、聯動控制子系統、網絡傳輸及配套子系統、控制中心子系統(系統集成平臺).
圍界安防集成平臺采用開放式架構和先進的系統集成技術,對所集成的各個子系統進行數據采集、聯動處理和綜合監視管理,是整個圍界安防報警系統的核心和集成平臺。系統可實現與各子系統集成,完成各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及聯動控制。
當有人員靠近圍界并穿過微波雷達預警振動探測器形成的虛擬圍界時,系統自動在圍界安防的值班席位上開啟相關區域的視頻,并提示監控人員可能發生非法入侵事件。值班人員通過集成平臺開啟廣播及聲光報警系統,警告入侵人員離開。當入侵人員進一步攀爬、翻越圍界時,入侵探測系統提供入侵精確位置的報警信號并在值班席位上彈出入侵報警事件;同時通過集成平臺向視頻監控系統提供觸發信號,聯動球型攝像機轉到報警點進行定位、抓拍及追蹤,聯動攝像機定位的精度應滿足監控人員能夠迅速準確定位報警的需求。通過現場的繼電器設備聯動廣播系統自動播放警告語音;夜間聯動燈光系統開啟。監控人員按照相應的管理規則處理報警事件,并通知出勤點的值班人員到現場處理入侵事件。集成平臺與機場其他安防系統做接口,實現統一監控和管理。
Copyright ? 2016-2020 北京華勝東和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8049138號-1